黄土岭镇:三级政府齐努力 精准出击拔“穷根”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07
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,营口市、大石桥市及黄土岭镇三级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,研究制订“精准扶贫攻坚计划”,实行一户一策、精准扶贫、销号脱贫,动员全镇党员干部“结穷亲、帮穷户、拔穷根”,确保三年内黄土岭镇589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
64岁的王贵福是黄土岭镇四道沟村村民,老伴患脑血栓多年,自己也常年被矽肺病困扰,生活十分困难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,王贵福老俩口都拿到了低保金,也享受到了医保报销等一系列惠民政策,让他们的生活见了亮儿。今年,四道村扶贫移民集中安置小区二期建设已经稳步推进,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王贵福老俩口明年又可以搬出居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,住上“幸福宅”。
黄土岭镇四道沟村贫困户 王贵福:五年了一分钱没挣,现在有病打针靠这医疗报不用花钱,共产党给低保维持生活,不敢想还想盖房子,就这顶上哪漏了都的别人上去给我抹啊,我自己都上不去。党和市政府、镇政府和村政府对咱这照顾和帮助我特别感谢。
57岁的孙丽华患乳腺癌,丈夫曲名良患肺部疾病多年。夫妻俩治病,欠下3万多元外债。今年,营口、大石桥两市领导帮助孙丽华夫妻俩申请了低保,又按金融产业扶贫政策帮助他们申请贷款,年后,他们将在自家院子养殖肉牛和繁育牛。
黄土岭镇石门村贫困户 孙丽华:我这有病都八九年了,一天不是吃药就是打针,都九年了还得化疗,赶上老爷子这几年也有病矽肺加上结核也不能干多少活。村里头帮我申请再加上乡里头跟市里头,肖书记帮助给我钱,要不今年看病都没有钱。领导帮我申请了低保又帮我申请了贷款,我以后生活就能好一点。
虽然时值寒冷的冬天,一项项精准给力的扶贫政策,一个个扑下身子的包扶干部,正在给该像孙丽华、王贵福一样的在册贫困户带来春天般的温暖。
黄土岭镇属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山区,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289户,贫困人口5893人,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。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脱贫,营口市委书记赵长富、市长余功斌多次到黄土岭镇,重点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,确保“精准识别,不漏一户”;“脱贫摘帽,不落一人”;要求黄土岭镇充分利用各级扶贫政策,因地制宜,积极发展优势产业,努力形成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、一村几品、几村一品”的产业脱贫格局。并立足长远发展,深挖旅游资源,做好旅游总体规划,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来实现用项目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目的。
白家村的孙全庆以往常年外出打工,如今上了岁数也想在家门口干点啥。如今金融产业扶贫政策好,他也加入了黄土岭镇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。
黄土岭镇白家村村民 孙全庆:加入合作社之后啊,我心里有点底。这个做菌棒了,包括收购和外销不用我们操心。再一个就是合作社共同努力下,能带动一些贫困户尽快脱贫。
目前,在黄土岭镇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,黄土岭镇又成立香菇合作社4个,覆盖七一、吕王、和平、马家等7个村屯,可带动贫困户300户,提供就业岗位500个。
黄土岭镇党委书记 贾英:精准施策,产业脱贫。从近期目标看,以市场为导向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,形成了“全镇一业,一村一品”的产业脱贫格局。今年明春预计可以发展香菇大棚600栋,各村山野菜和水果、蔬菜、中草药等合作社34个。长期目标是做好旅游总体规划,发展天女木兰山庄、药王谷、仙峪地质公园等乡村旅游产业,这样长短结合,整体推进,实现用项目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目的。
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,黄土岭镇立足改善人居环境,积极探索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新路径,通过与帮扶企业对接、开展大招商、大走访等活动,围绕“六个”精准全工作要求,全面落实教育、医疗、移民搬迁等政策,全力打造“山青水绿,人文村美”的美丽乡村。
作为第一批美丽乡村,如今的白家村儿变了样,村部里外全新,村儿里的“特色”“上了墙”,村里老少也有了休闲凉亭和娱乐广场……今年8月,在对接帮扶企业的帮助下,白家村还建设了“空巢老人之家”“留守儿童之家”“扶贫之家”三个活动中心,为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和贫困群众提供一系列帮助。
黄土岭镇白家村党支部书记 卢满生:活动之家就是老人到这里娱乐,老人都在家里待着孤独到这里唠点磕起到一个开心的作用。留守儿童就是家里父母远了(利用)电脑啊跟父母聊聊天、说说话、唠唠嗑。扶贫之家就是红运(集团)包咱们白家村,就打算建个扶贫之家,给老百姓讲些技术上的,像咱都养鸡、养蘑菇,他们来了像讲座那种形式宣传技术。
找准“病因”,炮制“良药”。黄土岭镇扶贫攻坚工作围绕“五个一批”扎实推进。目前,红峰村、先锋村已经实现脱贫摘帽,脱贫人口达2060人。
黄土岭镇党委书记 贾英: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抓党建,助推脱贫攻坚;抓服务,助推产业发展;抓建设,助推乡村旅游;抓项目,全力招商引资;抓脱贫,精准落实政策。打赢脱贫攻坚战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